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企业 >> 食品常识

饮料其实就是一种“水”+物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3/7/29 11:20:35  访问:1146人次

    夏天不减肥,一年徒伤悲。都说夏季是减肥的最好季节,为什么?因为这个季节大多数人都食欲下降。然而,对于那些“喝凉水都长肉”的真正吃货来说,吃是没有季节的,肉是挥之不去的。不过,“喝凉水都长肉”,在夏天,这话很可能不是胖纸们的借口,而是一种可怕的事实。

  当然,这里所谓的“凉水”,指的是饮料。不久前,美国纽约州法院驳回了纽约市长关于禁售大瓶含糖饮料的提案。原因是,纽约法院相信,无糖饮料并非更健康。事实上,无糖饮料中的“甜味替代素”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理论上来讲,大脑会将饮料的甜味误认为是身体正在摄入热量,从而启动新陈代谢,最终导致体重飙升。至于通常的含糖饮料,对体重的贡献就毋庸赘言了。既然有糖无糖在改善体重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别,当然就没有理由区别对待,因此纽约州法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判含糖饮料无罪。

  纽约州法院的公正态度让人称赞,但这却让胖纸和他的伙伴们都惊呆了。当然,基于一些消费者同样把饮料当“凉水”喝的普遍性无知,当科学把饮料中的秘密都说出来时,惊呆的人还会更多。

  科学已经证实,经常喝茶有益身体健康。正是抓住了这点,市面各种茶饮料才有了卖点。然而,茶饮料多是打着茶的幌子,实质上它们只是茶味饮料。茶多酚含量是评判茶饮料的一个主要标准。国家标准(GB/T21733-2008)《茶饮料》对茶多酚含量有明确规定:茶饮料茶多酚≥300mg/kg,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500mg/kg,乌龙茶的茶多酚含量≥400mg/kg;调味茶饮料如碳酸类茶饮料,仅要求茶多酚≥100mg/kg;茶多酚含量低于这个标准,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类。而目前国内市场中,许多茶饮料中根本不含茶叶的健康成分——茶多酚,只是添加了大量茶味香料。

  就像茶饮料不一定有茶,运动型饮料也不一定有助于运动。一些运动型饮料广告宣传(许多消费者也相信),运动中消耗的大量能量,可以通过饮用维生素运动型饮料进行补充。从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可以看出,维生素运动型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而钠的含量却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运动饮料最直接目的不是补充能量,而是补充在运动过程中失去的大量盐分。因此,运动型饮料对于体力消耗大的人,并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能量。事实上,按营养专家的说法,一瓶维生素运动型饮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很少,这点量吃水果和蔬菜就能补充了。而且,饮料中的维生素能否被人体吸收尚缺乏科学论证。所以,当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大量运动后喝白开水也可以补充丢失的能量的情况下,那些运动型饮料就显得多余了。

  可以这么说,饮料其实就是一种“水+”物,水是其最主要的成分,“+”的那些东西都只是一个“彩头”。因此,但凡强调营养的企业宣传都多少有不实的成分,而凡是想通过喝饮料补充营养的消费者,也多是一厢情愿。比如,杏仁露、核桃露等一些植物蛋白饮料及果味奶、果汁饮料等,都打营养牌,但其所谓“营养”实际上却少得可怜。植物蛋白饮料国家标准蛋白含量为≥0.6%,这么低的蛋白含量与牛奶(蛋白含量≥2.9%)比要低得多。标准已然很低,相信企业们也不愿意花成本突破这个标准。至于果味奶饮料,营养成分就更少了,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只有0.32%。这些饮料跟牛奶没法比,甚至还不如米汤呢。

  早有专家说过,大多数饮料(特别是流行饮料)主要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嗜好性问题”。“嗜好性”仨字,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饮料的“水+”实质,也让人知道了市面上的宣传有多水。看来,对待饮料,必须要从过去那种“想喝多少喝多少”,转变为“能喝多少喝多少”了。

    以上是饮料其实就是一种“水”+物的相关内容,非常感谢您对重庆食品安全网的关注!了解更多食品常识,敬请继续关注重庆食品安全网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