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潼南县委书记刘祖礼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3月3日,陈抟故里第五届菜花节(以下简称“菜花节”)将正式开幕。[详细]
随着气温的日趋回暖,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群体性食物中毒也由此进入高发季节。石市食药监局昨天为此专门发布校园餐饮食品安全提示初春季节,广大师生应提防食物中毒。 [详细]
中国网2月21日讯(记者 姚毅婧)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通报称,在近期上海27家面包生产企业销售的39件样品随机抽检中发现,"面包新语"等3家企业生产的3件面包样品微生物指标超出规定值,其中"...[详细]
23日,安丘一市民向记者反映,他几天前买的得利斯火腿竟然吃出毛发。厂家称,很难保证产品100%不出问题,但可以给予这位市民一定赔偿。 [详细]
大塑料瓶可乐保质期11个月,小塑料瓶就变成了9个月,而易拉罐是12个月。不同包装的可乐的保质期不一样,而且比以前的保质期缩短了近半年,这让常喝可乐的张女士感到疑惑,难道是配方改变了? [详细]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6日公布,位于城郊的青浦区捣毁了一个无证无照加工豆芽的“黑窝点”,涉案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详细]
核心提示:近日,针对突如其来的“锰超标可引发类似于帕金森综合症”,在社会上掀起了“锰恐慌”潮。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食品安全技术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针对这一恐慌潮发布了关于“锰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详细]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激素草莓”的传言。那么,这个传言正确吗?我们采访了水果商贩、果农还有专家,得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鉴别方法。 [详细]
大渝导读:昨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六万余名参加体检的白领中,尿酸高、脂肪肝、骨质疏松成了三大“健康杀手”。 [详细]
[导读]吃甘蔗时也要小心中毒?营养师提醒买甘蔗后,切开看到红色丝状物又以为是正常现象,食用后就会导致甘蔗中毒。 [详细]
2月22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条转发量很高的微博,“今天才知道,很多地方卖的香蕉是芭蕉,芭蕉比香蕉便宜,芭蕉吃了便秘!芭蕉有三个棱,香蕉有五个棱。”我们一直吃的是香蕉还是芭蕉?近日微博上一条关于便宜芭蕉...[详细]
碎牛肉 [详细]
是谁往虾身上注胶?注入的胶是否真的“吃不死人”?[详细]
微博上曝出“香烟过滤嘴含剧毒”,事实上,过滤嘴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相对安全,真正的危害在于“过滤嘴减害”之说,这才是掩盖多年的谎言! [详细]
冠心病人选择肉类的顺序依次为鱼肉、鸡肉、鸭肉、牛肉、猪肉、羊肉。 [详细]
5个苹果,居然从表皮上刮出半斤蜡?近日,微博上的一则消息引来不少关注。昨天,记者探访南京水果市场了解到,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为使水果"卖相"好,能长期保存,很多水果都要"上妆"后再卖。[详细]
日前,金锣火腿肠再次被媒体曝光保质期内发霉变质,这是在其“吃出塑料”、[详细]
未开封的瓶装水可能存在卫生隐患。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旋盖式塑料瓶饮料瓶口螺纹部分不密封,或存在二次污染。记者实验发现,将未开盖的瓶装饮料放入黑墨水中,打开后竟能看到墨水渗透在瓶口螺纹处。[详细]
打开罐装饮料时,您是否已经习惯将拉环处和将和嘴接触的瓶盖处擦拭干净然后才能放心饮用?然而在打开瓶装饮料时,你是否也应该有这样的安全意识呢? [详细]
在饭店吃饭时,如果有吃不完的菜,很多人都会要求打包带走。而一些饭店提供的打包饭盒,根本就是用劣质材料制成的。太原质监部门提醒,使用一次性餐盒打包时,一定要留意材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