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视网发出的一条微博引发网友关注。该微博在其他新闻网站转发时,被起了个极为"惊悚"的标题:《别吃方便面,有毒》,微博中称"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剂最多。一包方便面最...[详细]
新华网郑州8月11日电(记者李鹏)藏身于郑州市一家水产公司地下室的“黑”牛杂碎加工点,近日经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被郑州市相关部门查封。据初步调查,现场查获的“黑”牛杂碎有7吨多,外包包装及涉嫌伪造的检疫...[详细]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食药侦大队与雅瑶派出所公布了去年8月时侦办的一起食品非法添加大案的案情。此案的侦破,仅用了24小时,但案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却发人深省。[详细]
“使用无根素可以让豆芽无根无须,使用速长剂能让豆芽飞速生长,使用漂白粉可以使豆芽白嫩诱人”……豆芽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为了让豆芽变得“白白胖胖”卖相好,一些无良商贩想出歪招:使用...[详细]
去火锅店,你喜欢点百叶、毛肚吗?在享受美味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些可口的百叶、毛肚是怎么加工出来的?近日,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说,有些黑作坊,加工百叶、毛肚的过程触目惊心,看完后让人倒了胃口。[详细]
不久前,财经频道报道了杭州湾水质遭受污染,反映了当地渔业资源和沿岸居民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杭州湾的污染仅仅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还是沿岸的普遍行为?沿岸开发区中工厂的偷排现象是已经绝迹还是...[详细]
网购食品有其便捷性、选择面广等传统商业模式没有的优点。消费者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尽享网购乐趣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何在选择食品、支付货款、验收货物到售后维权各个环节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中国...[详细]
姑苏晚报讯(记者 朱雪芬)昨天,市民朱女士反映,她在园区的一家超市里买了一盒利乐包装的鲜牛奶,加热后,还在保质期内的牛奶竟然成了一锅“豆腐渣”。找到超市要求“一赔十”,对方却表示,如果要索赔,得先出具...[详细]
7月25日下午,家住大连瓦房店复州城镇的11岁男孩小龙吃烤鸭吃到一半时,当护士的姐姐发现他的脸色开始发白,嘴唇发紫,并且呼吸变得不均匀。于是姐姐为小龙进行简单的检查,这时刚刚吃完烤鸭骨头的老猫,突然倒...[详细]
家住通州的赵先生联系到记者,称几天前从一家小卖部买的几瓶雪花啤酒瓶内漂浮着一片黄豆大小的漂浮物。赵先生怀疑是鱼鳞。[详细]
医生说,过敏体质的人要少吃刺激性很强的食物,高温天气时更应该注意。[详细]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7日讯(记者 张欣瑜 杨斯阳) 自“美素丽儿”被扒掉假洋品牌的外衣半年后,上海市食安办又查处一起类似案件。有关负责人表示,涉事企业为上海锐可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在奉贤,其伪造品牌...[详细]
近日,顺德市场安全监管局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顺德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通报,几乎与此同时,省质监局也公布了“2013年广东省饮用水等34类产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检情况通报”,结合两份通报,记者发现顺德区内多个...[详细]
近日天气炎热,胃口不大好,回家做饭,厨房又太闷热,不少市民选择到街边买份卤味熟食,方面快捷又美味。[详细]
第二季度,上海质监局重点对该市14家肉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上海和旺食品有限公司精品羊纽约克(精选羊外脊肉),经检测有猪源性成分,被责令紧急召回,并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了销毁,该公司速冻...[详细]
“吃完火锅衣服上味道越浓,留得时间越久,锅底的添加剂就越多。”近日,这套判断火锅店汤底添加剂的“民间”土方法在网上广泛流传,引得众多吃货纷纷吐槽“伤不起”。[详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海宁市城管执法局)获悉,因为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涉嫌违规回收与处置,肯德基在海宁的两家店正被调查,目前相关问题定性及处置正在进一步确认当...[详细]
广东省质监局公布2013年4至5月饮用水等34类产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检结果,其中饮用水产品共抽检115批次,发现18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饮用水产品中,至少16批次为桶装水。[详细]
2013年4-5月,广东省质监局组织对生产环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专项抽检,主要抽查了饮用水、速冻食品、茶饮料等34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共抽检产品1381批次,发现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81批次。羊城...[详细]
买包麻辣花生,里面跳出个橡胶套,潭同学回想起昨天的经历,还觉得大倒胃口。厂家回应这是生产线上的橡胶手指套,他们会进行相应的赔偿和生产整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