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德芙、好时、明治、瑞士莲和金帝5品牌可可脂巧克力,以及德菲斯、徐福记、金丝猴和怡浓4品牌代可可脂巧克力,进行第三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9品牌巧克力均含有微量反式脂肪酸...[详细]
因销售含有狐狸肉类DNA的“五香驴肉”食品,沃尔玛成为关注焦点。相关部门表示,沃尔玛的进货查验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详细]
10月13日,央视曝光了国内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售卖假酒“赖茅”乱象。[详细]
根本不能食用的工业油脂、变质动物内脏,被黑心厂家收购后,经过简陋作坊的熬制,竟摇身一变成为食用油走上餐桌……昨日,省公安厅公布了一起近日破获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用油案件,涉及重庆、云南、贵州、江苏等全...[详细]
消费者在当当网买的减肥胶囊被认定生产厂家及批准文号均为伪造。近日,北京市二中院终审认定当当网在进货时存在审查不严的过失,应向消费者返回货款并给付10倍赔偿金。[详细]
近日高涨的涉假风波让减肥品牌“绿瘦”走下神坛。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广东绿瘦)生产的涉嫌冒充保健品、注册地造假及非法添加等问题的明星产品“绿瘦”纤丽宝牌玉人胶囊,日前悄然“断货”。[详细]
针对媒体报道的10月6日国航CA1268航班配发过期牛肉馅烧饼,导致多名乘客腹泻呕吐的问题,国航今日早间发出声明,否认烧饼过期[详细]
奶茶里到底有没有奶?暗访中,街头奶茶店主均含糊地称,"当然添了鲜奶",而对于奶精,则讳莫如深。然而,记者在店子操作台下的柜子里,却发现了植脂末、植脂乳等奶精制品。[详细]
昨日,四川省食药监局公布节前食品抽查结果,在对饼干、速冻面米制品、糖果、饮料食品的不定期监督抽查中,110个批次食品抽检3批次不合格[详细]
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9日发布监管公告,对今年6月以来查获的54种假冒保健食品予以公布,提醒消费者购买时仔细辨别。[详细]
豆芽个头均匀,颜色白净且无须根,怎么看都是质量上乘的豆芽,但它却是用生长素、漂白剂等化学物品浸泡催生出来的"毒豆芽".9月26日,定边警方捣毁两个非法生产、销售"毒豆芽"窝点,查获"毒豆芽"4...[详细]
苏报讯(首席记者 李晓)食物若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污染,人食用后就有可能出现腹泻、呕吐,发生食物中毒。而在昨天市食安办公布的第六期市食品安全监测信息联合公告中,就有11批次食品被检出金黄色葡...[详细]
本报讯 今年9月以来,全省启动了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月饼、肉制品、农产品、地沟油等是查处重点。[详细]
中新网江西新闻9月24日电 中秋节当天,南昌市民陈先生在与家人聚餐时,突然发现买来“煌上煌”卤鸭脚上,竟然长了许多白色蛆虫。陈先生一家大倒胃口,找到“煌上煌”的店商要求赔偿,不料对方回应说,“等你们吃...[详细]
“一瓶调和油,含有多种营养”,这是很多老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钟情于购买调和油。近年来,谷物调和油、坚果调和油、橄榄调和油等调和油的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日前,业内人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调和油其实...[详细]
不少妈妈对奶粉伴侣并不陌生,因为这种产品常常被作为奶粉的补充而被大力推荐。不过,这种所谓的奶粉伴侣真是必需品吗?[详细]
这几天是中秋小长假,不少市民决定到着名的南京湖南路上逛一逛,顺道品尝正在狮子桥步行街举办的美食文化节上的美食。然而,细心市民反映说,在这样的美食节上,有一种卖得特别好的“台湾风味”饮料,实际上是用自来...[详细]
曾几何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日趋强烈,健康饮料开始深入民心。而在健康饮料中,果汁饮料所占比例逐步增大。但这些果汁真的是如消费者理解的那么健康自然高品质么?或者如自己宣传那么百分百无添加么...[详细]
市食安办昨日公布了 “市民最关注的十大食品专项抽检活动”中烧烤食品的抽检结果,本次共抽检烧烤食品90批次,合格83批次,不合格7批次,合格率为92.2%,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同时发...[详细]